武定彝族酒歌介绍

    日期:2020-09-28 来源:楚雄州非遗资源库点击:28101  字号: 手机:

    扫描微阅读

    武定彝族酒歌,是武定彝族人民传统的习俗歌谣,武定民歌的主体,武定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武定彝族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。它承载着有关彝族的历史、宗教、祭祀、祈福、生产劳动、图腾崇拜、饮食、农耕等大量的文化信息,是武定境内彝族各支系间世代密切交流、融会贯通、相互渗透的艺术珍品。它体现了武定彝族人民热爱自然、尊重自然、追求人与人、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,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活化石。它不但是武定彝族文化的象征,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它是一种粗犷、古老的民族传统歌唱艺术,也是与彝族饮食、习俗文化紧密相结合的艺术精神产物,其文化特色鲜明,影响深远,将其发掘出来,继承下去,传扬开来,对武定经济的发展、文化的传承、社会的稳定,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。

    一、基本概况

    武定县,位于云贵高原西侧、云南滇中高原北部,处东经101°55′-102°19′、北纬25°20′-26°11′之间,东倚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,南接富民、禄丰县,西邻元谋县,北与四川省会理县隔金沙江相望。县域国土面积3322平方公里,山区面积占97%。最高海拔2956米,最低海拔862米。境内地表崎岖,群山连绵,山地、丘陵、河谷相互交错。径流面积大于40平方公里,长度达10公里以上的河流22条。立体气候明显,属热带高原季风气候,分为燥热河谷区、温暖坝区、温和低山区、温凉山区、寒冷山区五大类型。年平均气温15.1℃,降雨量998毫米,日照时数为2255.1小时,无霜期242天。辖狮山镇、高桥镇、猫街镇、插甸乡、白路乡、环州乡、东坡傣族乡、田心乡、发窝乡、万德乡、己衣乡11个乡镇127个村民委员会、4个居民委员会、1569个村民小组。总人口26.6万人,有汉、彝、傈僳、苗、傣、回、哈尼等19个民族,彝族人口79851人,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7%。交通便利,武定古代为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。从元代起,它是昆明通往成都的滇北干道要冲,被誉为“省会之藩篱,滇西之右臂”。东距昆明78公里,南距楚雄160公里,北距四川攀枝花240公里,108国道线横贯5个乡镇,金沙江流经3个乡,是云南省与四川省联系的枢纽、楚雄彝州面向昆明的窗口。文化璀璨,武定县少数民族众多,民族风情迥异,民族文化源远流长,底蕴丰厚,被中央民族大学著名学者马学良先生誉为“迤东彝族文化之最高区”。

    武定,历史上为雄冠云南东方乌蛮“三十七部”之首的彝族罗婺部居住地。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,武定土著彝族与从西北到西南一带南下的氐羌及其后裔叟、昆明等部族长期融合,形成了乌蛮、白蛮。新中国成立后,统称为彝族。武定彝族很早就创造了自己的文字,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,形成了今天县境内的纳罗、乃苏、密切、罗罗、撒尼等6大彝族支系,构成全县11个乡镇的山区、半山区小聚居大分散的格局。

    武定彝族是一个在歌声中实现民族文化传递的民族,很多场合,酒歌都起着“以歌代言”的功用。自古以来,每当亲朋相会、贵宾来临,武定彝族总要端上一碗用热情和汗水精心酿制的美酒,敬亲朋贵客。若是亲朋贵客能够爽快地喝下,他们便会与客人密切交流,心心相印,无所不谈,形成了丰富多彩、博大精深的酒歌文化。彝族酒歌手们的酒歌,开口便来,唱他们心目中的开天劈地的历史神话,唱他们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,唱他们如梦如幻的精神世界,一个民族的历史源流、道德伦理、宗教信仰、风土人情,就可以一览无遗地从酒歌声中找到清晰的答案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武定彝家人会说话就会喝酒,会喝酒就会唱酒歌。他们的酒歌天然浑成,吃饭有《吃饭歌》,嫁女有《哭嫁歌》,亲朋相聚有《齐喝酒》、《福禄酒》,年节庆贺有《过节歌》,平常祭祀有《颂天祭地》、《祭祖祈福》,火塘边喝火塘酒有《天地起源》、《火歌》,形成了武定彝族蔚为大观的一道歌谣景观。

    二、彝族酒歌的发展历史

    武定彝族酒歌,有着悠久的歌唱传统。彝族人民男女老少都喜欢饮酒,家家都会酿酒,多以大麦、小麦、荞子、高粱为原料,精心酿制。这种习俗,在《马可波罗游记》里有侧面记载。一二八七年,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茶马古道进入云南武定境内,在武定彝族地区看到人们用小麦和稻米酿造美酒,感到非常奇怪。在马可波罗的知识宝库里,历来认为酒只能用葡萄酿制,可是武定地区彝族酿制的粮食酒,是那样甘醇沁心,那样催人倾倒,的确是一种上等的饮料。他在彝族地区学到了新的知识,酒能使人们御却风寒,鼓起勇气,增大力量,这是云南武定高山彝族及少数民族得以生存、战胜险恶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一种物质力量。武定彝族饮酒而歌,一唱百合,逢年过节、婚丧嫁娶,各种仪式都要呼朋将酒。冬春时节,男女老少围火而坐,以酒为媒,因酒而歌,你唱问,我唱答,兴致高涨,不到三更夜半不罢休。婚宴酒筵上,有酒起兴,有盘历史、古人、地理、神话的,也有盘问鸟、兽、花、草、虫、鱼来历的,有盘问当今时事的,也有歌唱幸福生活的。每当贵客嘉宾来临,摆上山珍野味菜肴,酒歌手们端着一碗美酒敬客人,一曲曲酒歌出口,飞扬开来,交流情感,传授文化,广交朋友,增进友谊。这种饮酒习俗,最早见于景泰的《云南图经志》中,有详细的记载。明代汉族官员顾起纶曾在昆明碧鸡关,偶遇武定女土司瞿氏,惊讶于瞿氏土官兵威仪地踏歌而行,稍事停留帐下时,摆出多么壮观的酒筵排场,因作《武定歌》记云:“前军后军齐踏歌,帐里币嘛呼美酒叵罗(彝语,币麻:美酒;叵罗:葫芦式金杯)。金叵罗,银叵罗,凭陵博具朱颜配,夜来野宿空山阿。”从童年到青春,从恋爱到婚姻,从劳动到娱乐,武定彝族都是一路唱着自己的酒歌走进自己的历史进程,酒歌作为一种浸润在民族历史中的产物,深受其“民族元素”的滋养,其生命力之旺盛是无与伦比的,它有力地佐证了“艺术起源于生活”的理论。

    关于武定彝族酒歌的来源,有几种传说:一是诸葛亮南征,孟获与诸葛亮盘酒歌之说。相传,很早以前,彝家出了个人物,他就是十五岁就已经学完了天下知识的孟获,皇帝知道后,派两个人去考他,结果都被他考倒,就封他为乌蒙国国王。乌蒙国隔着黑水(金沙江)以北的地方,有一个汉人国。听说乌蒙国富饶广阔,就派诸葛亮带兵去征讨。诸葛亮的人马刚到敌帕克米城,就被孟获的人马团团围住。诸葛亮被迫派使者给孟获说,龙生九子,九子分九方,彝汉是一家,彝汉是弟兄,兄在弟跟随,我们还是和好吧!孟获说,汉人重父母,彝人重弟兄,如果我们是真弟兄,和解就和解,不过,怎么才让我相信呢?诸葛亮就说,彝家是哥哥,汉人是兄弟,请你来考验我们吧!孟获说,好,现在我们摆酒来盘歌,如果我问的你都能答,我就认你们为兄弟!于是,孟获与诸葛亮就在城外平坝上,大摆酒筵设了歌场。两人边饮酒边对唱,盘了三天三夜。孟获所问的,诸葛亮都答上了,孟获只好认诸葛亮的汉人队伍为兄弟。后来,每年一到这一日子,孟获都大宴部属,让部下们学着当时的情景,盘三天三夜酒歌。于是,这习俗就一代又一代传承了下来。二是彝族姑娘妮娥硕咪替村人占卜,遭到同行布老纳刺的嫉妒,由布老纳刺作媒,被迫嫁给阿基酋长,产生婚嫁酒歌之说。传说,古时乌蒙山上有一老妈妈,只有一个独儿子。一天,老妈妈让儿子背几张兽皮去卖,儿子去了好几天,都没回来。老妈妈听说布老纳剌会占卜,就去找他占卜。狠心的布老纳剌说,你儿子上有土下有土,现在已经死了!老妈妈听后,伤心地哭着回家。恍惚间,路上听到有人问:老妈妈,你为哪哭得这般伤心?睁开眼,问话的是一个姑娘,老妈妈就向她诉说了自己儿子的遭遇。姑娘就安慰她,阿姨,你莫哭,你儿子上有土下有土,是住在一个山洞里。你每天早上拿你儿子穿过的衣裳,蹬住门槛叫唤他的名字三遍,边叫唤边舞动衣裳,保准一定平安回来!老妈妈问姑娘叫什么名字,姑娘就告诉她,名叫妮娥硕咪,但千万不能告诉外人。老妈妈照着姑娘所教的去做,果真灵验,三天后,她的儿子就回来了。老妈妈把妮娥硕咪姑娘给儿子占卜如何灵验的事,说给了左邻右舍,于是妮娥硕咪的名字就到处传开来。布老纳剌听到后,心里又气又恨。没过几天,布老纳剌就跑去给阿基酋长做媒,说妮娥硕咪如何如何漂亮贤惠。妮娥硕咪的母亲不晓得是怎么回事,就稀哩糊涂地答应了这门亲事。迎亲的人马出发了,妮娥硕咪觉得伤心极了,就边走边哭。来到一个山坡,看见远山有条弯弯的小路,妮娥硕咪就哭唱道:伤心真伤心,遥远山那边,大路白茫茫,那是什么路?替阿基酋长迎亲的人就答腔唱道:遥远山那边,大路白茫茫,是布老纳剌家,驮金驮银路!迎亲的队伍来到一个山凹里,远远地看见一个湖,妮娥硕咪又哭唱道:远处山那边,湖水蓝汪汪,那是什么湖?替阿基酋长迎亲的人就答道:远处山那边,湖水蓝汪汪,是布老纳剌家,养鹅养鸭湖。自从妮娥硕咪开了哭嫁的其端,武定县境彝族各支系每当男婚女嫁,大摆酒筵,就有了唱婚宴酒歌的习俗。

    武定彝文古籍《作祭献药供牲经》里记载:“尔生满六岁,学诗与识字……尔生二十岁,青年学一次,辑诗备歌曲,与朋友切磋。”由此可知,彝族子弟六岁即开始学诗与识字,到二十岁去参加社会实践,与父老亲朋切磋,进行创作。彝族罗婺部雄冠云南东方乌蛮“三十七部”之后,成了彝族文化的基地,彝族酒歌得到了传承与发展。从其先祖阿而开始,历代都要多次召开毕摩大会,开展彝族酒歌赛唱,大力提倡酒歌文化。慕连土司时期,万德罗婺部那氏土司,每年的二月八,都要在衙署里举办一次酒歌对唱赛事,每次都要赛唱三天三夜,黑彝、干彝都可参加,赢者可免除当年的一切劳役、租税。此俗上继数千年,代代相传,这就是武定彝族酒歌得以传承和发展到今天的根本原因。

    以上的传说和有关史料说明,武定彝族酒歌起源生活,高于生活,具有上千年的历史,今天已形成了一道蔚为大观的景象。

    三、彝族酒歌的基本内容

    武定彝族酒歌,作为一种浸润在民族历史中的产物,深受其“民族元素”的滋养,内容博大精深,涉及了彝族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,是武定彝族特定社会历史的产物,主要分为挪衣、道嘎、起除挪衣八、命熬、起除、早除、南嘎、所稳切答除。

    1、“挪衣”,意为听古代流传的歌,其内容比较古老,题材多为历史、传说故事等,词句为五言诗,曲调只有一首,为商调式。节奏舒缓,庄重肃穆,十分工整押韵。但属于该词的内容,却十分广泛丰富,多为老年酒歌手唱。

    2、“道嘎”,也称道嘎诺,即用清楚易懂的语言唱小调。歌词多为五字句,讲究押韵,内容大多是格言、警句或如何待人处世的词。它的曲调也只有一个,富于叙述性的宫调式。

    3、“起除挪衣八”,把“嫁调”与“挪衣”合在一起,即把“宫调式”和“商调式”二者有机地统一,曲调和谐优美。

        4、“命熬”,“命”为诗,“熬”为见,即唱这些酒歌就如同看见了一样,使人一听就能明白,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。它的内容多为叙事诗,包括开天劈地、天文地理、山川河流、风光花卉、起房盖屋、婚丧嫁娶等,十分广泛。其曲调也较多,约有三十余首。曲调多为宫、商、征调式,旋律平稳流畅,节奏舒缓。

        5、“起除”,即嫁调。曲调有140余首,歌词不固定。一首歌词可以用这曲调唱,也可配其他曲调唱。但武定彝族的婚嫁中,什么场合唱什么调,极为严格。如进门唱“进门调”、“迎亲调”等。

        6、“早除”,即歌颂的调子,内容多为祝贺、赞美、恭维、歌颂某件事和某个人,词句较为古老,五字句较多,曲调有十余首。但部分曲调仅有两个乐句,形式上第一句为一个领唱,第二句由众人合,一些曲调是齐唱。这类酒歌常在酒筵上唱,内容大体为悼念和缅怀老人。

        7、“南嘎”,即酒歌中的小调,义为听对方唱什么,就赶着对答什么,属对唱形式,但有时也有齐唱。曲调有四个乐句,有的也只有三个乐句。它以歌词的内容而定,内容严肃的,可作为家调在酒筵上唱。如果是表达谈情说爱的,作为山歌只能在野外唱。家调的酒歌曲调,结尾大多数终止音落在不稳定音上。如征调式落在“7”,商调式落在“3”,下滑半度左右,造成曲调的不完全停止感,以便周而复始,直至把词唱完。

        8、“所稳切答除”,此调为贵宾敬酒调,在门外和迎宾席上唱,曲调相当多,有特定的歌词,但词句较短,曲调却十分优美流畅。如《祝酒歌》、《迎客调》。

    四、彝族酒歌的杰出价值

    武定彝族酒歌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结晶,也是武定彝族各支系世代密切交流、融会贯通、相互渗透的艺术珍品。它含有历史、宗教、民俗、商贸、饮食、服饰、歌舞、农耕、祭祀、星占等诸多文化内涵和大量的文化信息,形成了以祖宗崇拜为核心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,成为了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彝族社会、经济、宗教、礼俗的重要文献。

    武定彝族酒歌是武定彝族特定社会历史的产物,是武定彝族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。它与彝族习俗、宗教信仰、生产生活习习相关,具有区域性、传统性和古朴性。它的内容涉及彝族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,具有民俗学、历史学、民族学、人类学的珍贵价值,是今天我们研究武定彝族古代社会的“活化石”。

    武定彝族酒歌不但是武定彝族文化的象征,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它是一种粗犷、古老的民歌艺术,也是与彝族饮食、服饰、习俗密切相结合的产物,有着重要的历史、科学和文化价值。其明显的标志为:一、在酒筵上客主对唱的形式表达心情,歌手们张口就来,唱他们心目中开天辟地的历史神话,唱他们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、唱他们如梦如幻的精神世界,唱他们如火如荼的现实生活,描景状物,抒情言志,具有口语化的显著特点,被誉为“天籁之音”。二、它朴素、简练、形象,倾吐心情,深切真挚,炽热如火,大量采用比兴手法,描绘人物绘声绘色,活灵活现;描景状物、绘声绘色、如织如绣。三、没有多余的雕饰,质朴无华,琅琅上口,带有彝族特有的生活气息与乡土风味,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艺术魅力,充分展示武定彝族艺术智慧和才能。四、大多不用任何器具伴奏,以天然之情天然之语道来,以天然之音唱出,浑 然天成。五、在很多场合,武定彝族酒歌都起着“以歌代言”的功用,在很大程度上,武定彝族都是在酒歌声中实现自己的民族文化传递,一个民族的历史源流、道德伦理、宗教信仰、风土人情等等,都可以一览无遗地从酒歌声中找到清晰的答案。六、在特定、庄重的迎宾场合,彝族酒歌都配合月琴、三弦、响篾、大号、长号、地筒、羊角号、牛角号等吹、拉、弹、打击乐器伴奏。在祭祀酒歌中,使用树叶、羊皮鼓、牛皮鼓、法铃、师刀。

    在武定县境的狮山、猫街、高桥、白路、环州、东坡、己衣、万德、发窝、插甸等十一个乡(镇),主要有彝族聚居的地方,都以家庭、村落、群体为单位,每逢祭祀、亲朋来临、男婚女嫁、有酒成席,彝族都要把酒而歌,信口开河,妙语连珠,大小嗓并用,通宵达旦,毫无倦意。

    五、彝族酒歌的饮食文化

    1、酒,武定彝族嗜酒,家家都会酿酒,多以大麦、小麦、荞子、包谷、高梁为原料,用水浸泡一夜,然后用竹筛滤干水份,放进木甑里蒸熟,把它盛到瓦盆里散热过后,撒上酒曲装罐,两、三个月后,用木甑酿成酒。有客人到家,武定彝家上总要端上一大碗黄灿灿的美酒招待客人。

        2、“肝生”,称“人与虎同食佳肴”。武定彝族不但视虎为祖,自命虎族(罗罗),认为自己死后化为虎,并且认为天地间万物均由虎解尸而成,故广泛流传着人死化虎的故事和“人死一只虎,虎死一枝花”的谚语,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一道特色菜“与虎同食之菜”——“肝生”。以猪肝或羊肝制成,先剁碎,然后佐以酒、盐、醋、花椒等调料,拌就生吃。《九种志》记云:“以生肝蘸椒盐食之”。吃时,还要唱《佳肴歌》。

    3、“坨坨肉”,用新鲜肉整块下锅煮,至熟,切成方形小块,又入锅炖,加入草果、八果等作料,食用时蘸辣椒蘸水。

    4、“大块肉”,以腊肉为主,把腌干的腊肉大块下锅,炖煮捞出,切成大块,食时分享,以大块为荣。

        5、“鲊肉”,彝族干彝支系以牛、羊、鱼肉制成,先切成小块,然后用炒面、米饭、盐及调料拌匀,腌入缸中,密封三、四个月,食用。食用时,或蒸或炒,酸香爽口,美不可言。

        6、“肉松”,黑彝、干彝等支系,把牛、羊、野物开腹后,阴干。食用时,将半干或全干的牛、羊、野物用水煮熟,拿到火炭上烘烤干水气,和作料一起舂细食用。

        武定彝族独特的居住环境,形成了独特的酒筵饮食习俗。动物类食物有猪、牛、羊、鸡;植物类主要以野生菌、植物花、叶为主,主食有大米、包谷、小麦、荞麦、洋芋等。制作方法有烧、炸、蒸、煮、腌、春、剁。饮品主要有米酒、白酒,大麦、小麦、包谷、荞子均能制成白酒。

        武定彝族的食谱很多,主要有坨坨肉蘸辣椒水,荞耙耙蘸蜂蜜、羊肉煮草乌、猪脚肉炖马刺根、干巴菌炒火腿肉、蛇肉炖乌骨鸡、老蚂蜂蛹炒韭菜、煮山药、煮金沙江鱼、水芹菜煮花豆、蛙肉煮山麻雀、凉拌苦荞叶、臭豆腐炒油菜花、火把鸡纵炒罗汉松枝头、凉拌树花桃花、油炸羊胎盘、马肉煮伏苓、野鸡炒嫩花椒叶等等。

    六、彝族酒歌的服饰文化

    演唱酒歌时,武定彝族都要用青松栗枝搭成宽敞高大的棚子,大门两侧挂着过山龙和写满祝愿幸福的对联,地上撒着绿茵茵的青松毛,身着盛装,因而武定彝族服饰在酒歌演唱中得到了最集中的展现。

    1、男装  武定彝族男子穿对襟衣,外披揉制过的山、绵羊皮或羊毛制成的披毡,有的在对襟衣外罩黑色或蓝色马褂。  

    2、女子服饰  武定彝族女子穿方领大襟衣,前襟齐腹部,外罩围腰,后襟至小腿。干彝妇女下着百褶裙。围腰都呈凸字形,上部略圆,下呈长方形,于银质围腰链系于颈。衣领、大襟、袖口、袖口中部、裤脚及围腰均绣花。绣花方式因部位、花种的不同,而采取排花、扣花、切针花、接花、穿花等。由于彝族以虎为图腾,并崇尚马樱花,故所绣多与此有关,再佐以桃花、菊花等图案。有的衣服外面披“背布”,多数披揉制过的山羊、绵羊皮,冬可保暖,外出可垫坐。背布中央绣牡丹花,四周绣虎、凤图案,属于上乘艺术珍品。

        3、年轻女子头饰  彝族黑彝、干彝支系的妇女,在生孩子前戴绣花帽,前形似虎头,后面像凤尾。正前突出部,绣上一朵马樱花,两侧多为蝴蝶、花卉。顶部及帽沿用银泡镶排,边缘饰多串银珠。

        4、中年妇女头饰  武定彝族女子做了母亲后,头戴“罗锅帽”,顶部正中用银泡排列成正方形,两侧各有花球一个,象征马樱花,帽边镶小花,上饰银泡、银“寿”、“福”、“禄”字及小银铃。

    5、彝族女性脚饰  武定彝族各支系妇女都穿绣花鞋,鞋口扣“虎牙”,鞋头突起,称“鞋鼻”,系虎头鞋之变形。

        6、首饰  武定彝族女性各支系都戴银质耳环、手镯、银链、银铃等。

    七、彝族酒歌的原始宗教

        武定彝族社会,与其他民族一样,都曾经是宗教的王国。以酒歌为载体的原始宗教活动,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着极为重要的位置,是他们酒歌中不可缺少的内容,主要有祖先崇拜、图腾崇拜、自然崇拜等。

        1、祖先崇拜:制作祖灵便是一个反映。武定彝族认为,人有三魂,人死后一魂返回祖先居住地,一魂守坟地,一魂在家中接受供奉。这三魂不得怠慢,否则会降祸于人。

        2、图腾崇拜:武定彝族每至婚嫁喜事时,都要做一道特色菜“肝生”。在酒席上吃“肝生”时,都必需唱“佳肴歌”后,方可动筷。在这首《佳肴歌》中,牧主阿格与老虎对话中,所谓与老虎“同穿一条裤,共饮一池水。有生食同吃,有熟食共餐”的原始生活,看起来不可思议。但从原始图腾崇拜的观点来考察,却表明了武定彝族先民原始宗教中对虎的图腾崇拜。而武定彝族至今仍保留着当年“与虎同食”之菜——“肝生”。此迹象表明虎图腾是武定彝族的原生图腾,其他则是虎图腾的演生或再演生。正因为如此,武定彝家宾客们在酒席上,看到了原始初民在“以兽为伍”的时代,因无火而人虎同食生肉的遗迹——“肝生”,下酒菜之时,触景生情,不免又引起了对远古祖先生活的一番回忆,今昔相比。因此,《佳肴歌》才流传千古,至今不泯。

        3、自然崇拜:就像武定彝族酒歌《有酒一人喝一口》中所唱的“哪怕只有一口酒,我们都要一人一半,我们都要一人喝一口,因为你是贵客,因为你是彝家的朋友,因为我们是一个祖先后代,本来我们就是一棵树上的叶子”,让人看到远古的祖先崇拜、植物崇拜。武定彝族认为,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神灵,因而加以崇拜祭祀。于是,大年初一祭门神,唱《门神词》;初二给牛羊过节,唱“祭放牧神”的酒歌;六月二十四,首先祭山神;人病了叫人魂,牛恋山不归家叫牛魂,打猎要祭猎神,过年烧的柴也要给它念诵《年柴歌》,从而造就出不同于别的地方别的民族的心理素质和文化模式,为人们展示了武定彝族社会各种各样奇特有趣而古老的风俗习惯。这些酒歌是宗教习俗的客观形象化地表现、展示了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。

    八、彝族酒歌的现状

    (一)彝族民间酒歌现状

    武定县辖区彝族民间的酒歌,其主要习俗活动有:祭谷神、祭祖灵、祭天地、祭火神、探访亲友、看鸡卦、唱婚宴歌、唱火塘酒歌、唱祖宗家谱、火把节时祭山神火神、年节喜庆在酒筵上唱祝贺、赞颂及缅怀老人和留客的调子等民族酒歌活动。

    随着历史的发展,武定彝族酒歌得以完整地传承和弘扬,保留和沿袭着传统的民俗活动,群众参与面较广。但随着彝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生活习俗与当地汉族的日趋接近,白路、环州、高桥、发窝等地区彝族大批年轻人外出打工,传统的彝族酒歌只有中老年酒歌手会唱在唱,现在各地会唱在唱的人已不多。虽部分年轻人在唱会唱,但歌词所含的传统成分较少,大部分揉合了汉族特点的酒歌,都是即兴创作,虽旋律流畅优美,欢快热烈,日常生产生活中随处见唱见哼,但都遗失了宝贵的传统。

    多年来,历届武定县委、县人民政府均采取各种措施,投入了必要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加大了对彝族酒歌传统文化的挖掘、整理、传承,积极打造以武定彝族酒歌为代表的彝族文化品牌。

    (二)政府主导的彝族酒歌现状

        1、1979年11月起,以政府为主导,县文化馆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全县彝区,走访了70余位彝族酒歌手,录制了418首酒歌。以后,又抽调各乡镇文化站人员14人,进行全面的民族酒歌普查,录制了5OO余首民歌和l29支器乐曲。在普查的基础上,于1988年底编辑了《武定民间歌谣集成》。

        2、武定县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县份,又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,民族民歌内容丰富,博大精深。中共武定县委、县人民政府从弘扬民族文化、加快地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角度出发,为了集中展示彝族酒歌历史悠久、风情浓郁、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,从1991年3月1 5日起,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,在狮子山上举办一年一度的民族民间文艺展演活动,其中就有彝族酒歌演唱。

    3、历届武定县委、县人民政府积极倡导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、深入群众、欢呼与时俱进、讴歌人民的创造、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,挖掘、保护和发展地方民族文化。一九八二年四月,武定县文工队的同志们,根据彝族民间酒歌的唱、做、念、舞等单个方面的艺术,进行了综合、再创作,编演出了小彝剧《歌场两亲家》,参加当年十月在昆明举行的“云南省一九八二年现代戏优秀节目调演”,获得了好评。《云南日报》发表了《吹向剧坛的一股清风》的剧评文章,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作了录音,多次向全省播放。云南电视台作了录像,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剧本,为日后武定彝剧的发展,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一九八三年四月,武定文工队在总结《歌场两亲家》的成功经验基础上,积极采访彝族酒歌音乐素材,加以丰富和发展,创作演出了五场彝剧《银锁》,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参加“云南省第二届民族戏剧会演”,赢得了各省、自治区文化部门的赞誉。云南省文化厅领导称赞武定文工队演出了一台好戏,中央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俞林说,此戏应该推荐给计划生育部门;中国戏剧出版社副总编辑曲六艺说,我看了《银琐》觉得不错。云南电视台亲临调演场上,作了实况录像。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、中国作协刊物《民族文学》杂志副主编、土家族著名散文家彭学明先生,二OO三年十一月赴武定采风后,于二OO五年三月十五日在《人民日报》“文艺副刊”上发表了《武定酒歌》的散文;云南石屏彝族著名民歌手李怀秀、李怀福,二OO六年十二月参加武定一中7O周年校庆演唱会后,把武定彝族酒歌带到北京,参加央视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,使武定彝族酒歌长上了腾飞的翅膀,飞向了全国,飞向了世界。2006年武定彝族酒歌在楚雄参加云南省举办的酒歌大赛中,荣获了多项金奖。

    4、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,挖掘厚重的民族文化资源,有力地宣传武定、推介武定,2006年武定县委、政府投入了5万元的资金,由县民族艺术团负责对辖区内的彝族酒歌进行挖掘、搜集、整理、拍成了20000碟光碟,使彝族酒歌在全县村村寨寨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、传承、展示。在2004年全县民间文化普查的基础上,于2006年给一批彝族酒歌手命名为“民间艺人”。

    (三)彝族酒歌习俗的频危性

    武定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,其民俗文化在民居、服饰、历法、语言、饮食、婚宴、节日、文字、古籍、历史源流等方面较为突出,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、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环境,有文化底蕴、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。但在世界经济全球化、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下,受全球化主流的冲击,彝族酒歌民俗活动也发生了迅速的变化。政府主导的酒歌活动,一方面扩大了武定的对外影响,另一方面,也促使酒歌这一彝族习俗迅速地变成了都市化、商业化,传统酒歌在消亡。

        1、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,酒歌习俗正面临消亡的危机。

    武定彝族历史悠久,流传数千年的酒歌,伴随着本民族特色的社会生活,除了表达一个民族的情感、心理特征之外,还因为它具有彝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,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和表现手法。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,文化经济一体化这一强势文化的冲击下,生活方式在逐渐变化,生活习俗日趋与汉族接近,社会流动性在增强,加之大众传媒的普及,强势的汉民族文化一直处于主导,使酒歌文化的生存、传承空间越来越小,加剧了酒歌活动的消亡。如,武定环州村、高桥镇打鸟、山南等村寨,多年来的酒歌习俗活动,婚宴有热热闹闹的婚宴酒歌,祭祀有祭祀酒歌,每到逢年过节有长者在酒筵上唱民族历史、传授彝族古老习俗,但现在部分彝族只是过年而过年、过节而过节,习俗在简化。这些村寨里,大部分年轻人在外打工,家里只有中、老年人,会唱在唱的,也只有这部分人,再过五年、十年,这酒歌习俗将有消亡的可能。

    2、农村城市化、同化了不同的彝族酒歌习俗的传统。

    由于现在的彝族青年,从小受汉文化的影响,服饰、语言、习俗与汉族相差无异。唱酒歌,也用汉语唱,只是曲调稍与汉调不同而已,丢掉了传统的东西,可知几年后武定酒歌无可厚非。

        3、酒歌习俗的商业化,异化了彝族酒歌习俗的文化内涵。

    武定彝族酒歌是一朵朵生长在武定彝山野地里的花儿,它是活的,伴随着日月风雨茁壮成长。它是艺海中的一枝奇葩。这些酒歌如金沙江水一样源远流长,又如金沙江水一样充满活力。这些酒歌,大多散落在彝家山寨的山山洼洼,所幸被历代热爱生活的歌手们看在眼里,听在耳中,记在心上,终于日复一日的搜集、整理、加工,输送精华的涓涓细流如同银河系的繁星,相结成群才能发光,才能保持它的原汁原味,但今天都市里的许多场合,实施商业化运作时,利用其迎合性,丧失其传统性,使得其丰富的独有习俗逐渐消失,异化了酒歌文化习俗的传统本质。如,彝族毕摩调,专为毕摩念诵经文的酒歌调子,不用乐器伴奏,办红白事、喜庆节日、祭祀等重大活动,才诵唱这类酒歌调子。“潮”名目繁多,形式自由活泼,内容多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,真正曲调也只有一个,忌讳在长辈面前唱。但现在都市里的许多娱乐场合,把这些混入彝族酒歌中,不分庄重肃穆的场合,在长辈面前唱,在领导面前唱,在亲朋面前唱。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,谁还指望听到这样的酒歌声,即便听到,那歌声再也不是天籁,不是人与自然的交流,纯粹是一种糟蹋艺术。

    九、彝族酒歌的保护价值

    (一)彝族酒歌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文化内涵

        l、武定彝族酒歌是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的产物,反映某一历史阶段的“活化石”。

    武定彝族在酒筵上吃肝生时唱的《佳肴歌》,它揭示了武定彝族先民在挟弓驽牧羊时的生活场面,今天吃“肝生”仍保留了当年“与虎同食”的某些习俗和远古时代先民的生活遗迹。这是一份多么珍贵的民俗资料!一方面,我们今天可以凭歌词去“观”(考察)当时彝族特定历史时期彝族先民“与虎同食”的生活习俗,另一方面可以凭歌词去“观”了解彝族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伦理、道德、感情和心理,这就是“观”民风,“观风俗之盛衰”(孔子语)。

        2、酒歌反映了古代彝族的习俗和重大的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,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

        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,随着地域、语言等文化特征的不同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民族。各民族都有着自己民族特色的婚礼习俗。当然,各民族的婚礼并非是一成不变而完整地保留至今,而是随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,只要我们细致观察,深入研究,就不难看出今天任何民族举行任何方式的文化礼仪,都保留有一定的古代自己民族的习俗。

    武定彝族父母及老人们在酒筵上唱的《祝福调》,主要是追溯远古先民的生活及婚姻习俗,进行传教、说理、慰勉、鼓励、嘱咐、祝福下一代。而《宾客调》、《送亲调》、《迎亲调》、《留客调》,都是安抚新娘及其父母,表示对婚礼的祝贺,增添婚礼的喜庆气氛而借题歌唱。在特定的领域内,这类酒歌反映了彝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。由于这种真实性和确切性,彝族酒歌获得了任何个人作品不可能有的历史价值。

        3、彝族酒歌表达一个民族的情感、心理特征

        武定彝族酒歌是彝族情感交流的产物,从中可以看见尊朋友、重友谊的赤诚热忱的心怀,淳朴的情感和古朴敦厚的民心,坦露了一个民族善良、朴素、诚挚、勤劳的性格,真可把人引向返朴归真的境地。在日常生活中,武定彝家人哪怕只有一口酒,都要一人喝一半,一人喝一口,因为他们把你当成了自己尊敬的贵客,他们把你当成了彝家真诚的朋友,他们把大家看成是一个祖先的后代,他们把众人看做是一棵树上的叶子,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和谐,已构成了团结共处、和谐友爱的民族团结主旋律。

        4、彝族酒歌反映了武定彝族人民美好的道德伦理和高尚的精神情操,促进了夫妻恩爱、家庭和睦

    彝族酒歌作为武定彝族文化的象征,夫妻恩爱,白头偕老,促进了家庭的和睦。每当武定彝族人结婚,新娘拜堂时,在堂屋门坎外需举行一个仪式;用青松毛挽成两个结,用一根红线串起来,横拉在门两边,媒人挡着站在门内的新郎和门外的新娘,端上一碗酒,唱上酒歌《解松毛结》调。同时,新郎新娘解串在红线上的青松结,认为青松象征夫妻感情常青不衰,解结表示今后夫妻生活顺顺当当、和和美美,它反映了武定彝族美好的道德伦理和高尚的精神情操。

    (二)彝族酒歌的保护价值

    1、人类学、民族学、民俗学价值

    武定彝族酒歌承载了社会生活、历史传说、劳动生产、民族迁徙、风俗习惯、处世待人、礼尚往来、对待亲朋家庭的道德伦理观念和生活的准则,通过歌咏的形式,使得彝族文化传统得以保持和延续下来。

    在彝族酒歌活动中,通过酒歌为载体,把彝族社会丰富多彩、色彩斑斓的一幅幅风俗及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之内隐与外显内容,那么有血有肉、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,把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武定彝族社会表现得那么富有立体感。由此,形成了多么珍贵的人类学、民族学、民俗学价值。

        2、富于民族特色的艺术技巧

        武定彝族酒歌继承了民歌现实主义的传统,忠实地表现生活,描述生活。在创作上采用了大量比兴手法,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来颂景、状物、抒情、言志,既有很强的民歌形式,又葆其口语的特色。如《宾客调》中,宾客先用“山有树而美”、“树有叶而美”、“箐有溪而美”、“溪有鱼而美”、“鱼有鳞而美”起兴,然后才引出“屋有新娘美”的题旨,一个“美”字,把彝家山寨的景物及人生的婚姻大事咏尽、描绝、绘活。

        3、彝族文化传承的载体

    武定彝族酒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,它所包含的习俗礼仪,不仅成了自己特有的固定模式,而且通过自身活动不断地得到了传承和发展。因其在活动中有重要群众影响,促使了彝族酒歌手们不断交流,不断完善,相互切磋,形成了彝族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。

    4、体现了酒歌手高超的创作水平和艺术才能

    武定彝族酒歌手生活在大山里,未必懂得什么比呀兴呀赋呀的,但他们个个是是修辞高

    手。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。酒歌手们从林涛泉鸣甚至从自己心跳中汲取创作的灵感,看见一片带露的树叶、一头初生的牛犊、恋人脸上的一朵桃红,都与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,一支支三叠九曲、撼人心魄的酒歌,便这样应运而生了。如,结婚时在婚宴上唱的这首《开亲》的酒歌:“天地开亲时,彩虹来做媒,雨丝当喜酒,云彩缝成嫁衣。日月开亲时,大地来作媒,满天星星做伴娘,万物作陪嫁。山水开亲时,春水来做媒,牛羊来陪嫁,杜鹃来接亲。人与人开亲时,针线来做媒,喝了老喜酒,从此做一家。”这酒歌的想象是奇特的,由人的开亲联想到山川、日月、天地的开亲,在驰骋的神思中将常见的事物典型化,具有了艺术美的形象,从而使人产生了怡人性灵的审美效果。

    本类最新